登錄???|???注冊
本書從反映“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三大關系的角度出發,提出旅游資源價值由“構序價值”“體驗價值”“勞動價值轉移”三部分構成。在分析旅游資源及開發系統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序價值的計算方法,建立了旅游吸引力模型,得出了體驗價值的計算公式,論述了勞動價值轉移與利益稀缺的表現形式,并在對旅游資源價值評價的基礎上,給出了對旅游承載力進行有效管理的辦法。
諶貽慶 甘筱青 ·部門經濟 ·13.4萬字
本研究基于聯通手機信令數據,選取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十大都市圈,通過分析居民日常通勤情況,試圖以人和交通的流動為觀察視角,通過對比各都市圈極端通勤人群的分布和特征,去勾勒城市的邊界和輪廓,探索城市的發展路徑。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部門經濟 ·8.1萬字
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問題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更是重大的政治問題,糧食生產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世界第一的大國來說,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而在現代經濟條件下,誠如鄧小平同志1991年提出的“金融是現代經濟核心”這一論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作為實體經濟的糧食生產同樣具有重大作用,這是現代經濟發展規律決定的,不以個人意志和觀念而轉變,但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較短,人們對金融行業的認識、對金融支持糧食生產的認識都需要進一步提高,以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作用。基于以上背景,河南工業大學作為原鄭州糧食學院,是我國唯一以糧食為專業的高等院校,在糧食行業發展上有深厚積累,這為研究糧食問題提供了良好契機;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金融學系的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研究專長,開展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問題研究,對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機理、模式及案例開展研究,以為金融服務糧食生產做出貢獻。本書在邏輯結構上采取“總-分-總”的方法,在研究內容上首先從“總”的問題出發,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個總體問題出發,在研究清楚金融作用、金融對實體經濟發揮作用的途徑等問題基礎上,開展“分”的研究,即細化開展五個具體金融行業對糧食生產的機理、模式及案例研究,即研究了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期貨業、互聯網金融等五個行業對糧食生產的機理、模式及案例研究,在最后二章又回到“總”的問題研究對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風險防范、政策對策開展研究。目前,我國進入新時代,但經濟上面臨三期疊加,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由于我國前些年金融發展迅速、金融風險積累,金融發展出現偏離實體經濟傾向,我國把防范金融風險作為當前三大攻堅戰的首位,這體現了中央對實體經濟的重視、對金融發揮作用的新認識,這使本選題在當下更具有現實意義,盡管對此問題的研究日益引起學界及業界重視,各種觀點散見于各種文章,但對此問題的系統研究還比較少見,我們認為在新常態下要繼續發揮金融的新功能,對此問題要重新學習和認識,我們結合自己的專業教學開展較為深入的研究,以為我國金融支持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做一點自己微博貢獻。
汪來喜 ·部門經濟 ·18.2萬字
該書運用分工與專業化理論,研究裝備制造業規模、交易成本與生產性服務外化的關系;然后研究第三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生產性服務與裝備制造業融合的原因、類型及效應等;分別用中國2002年和2007年投入產出表以及OECD投入產出表計算生產性服務業與裝備制造業的融合程度;接著研究工業化國家的研發投入通過零部件、成套機器設備的出口對中國技術進步的影響,并研究生產性服務通過嵌入裝備制造業帶來的融合效應;最后研究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生產性服務與裝備制造業的空間集聚,并考察上海生產性服務業對長三角兩省一市裝備制造業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楚明欽 ·部門經濟 ·11.9萬字
軍民融合現在已進入深度發展的戰略階段。從20世紀的“軍轉民”開始,軍民融合所面臨的困境和壁壘發生了諸多轉變。本書以國防工業的典型代表——航空航天產業為例,分析20世紀以來軍民融合的發展歷程,結合近15年的航空航天產業數據,研究該產業在軍民融合戰略的推進過程中發展模式的演變,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吳燕 ·部門經濟 ·10.1萬字
資本主義以前的私有不同于資本主義的私有,它的前提和基礎不是個人,而是自然形成的共同體——血緣共同體。均田制下的受田和還田,都是在“里”這一共同體范圍內進行的,所謂“世業”(永業),是以“里”這個實質上的血緣共同體為基礎的。唐末五代以后,均田制廢止不行,田宅典賣、繼承則都要受“親鄰”——宗族共同體的制約。
李錫厚 ·部門經濟 ·17.4萬字
在工業4.0愿景中,其目標是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等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性化的產品供應。相比較而言,中國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差距明顯,這意味著必須加快傳統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才能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本書以工業4.0的核心——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為立足點,全面分析了工業定制實現的條件,如信息技術的融合、物聯網的運用、大數據的驅動、金融創新等,并解讀了如沈陽機床、長虹、海爾、思貝克等工業定制案例。
劉曉東 ·部門經濟 ·8.9萬字
農業轉型是一個世界性的共同課題。受資源稟賦及制度安排等現實約束的中國農業,由于經營規模等農業內部條件短期內無法取得明顯突破,因此,客觀上進一步強化了農機服務等外部條件對農業轉型的支撐作用。本書將農機服務發展作為觀察中國農業轉型的窗口,探討農機服務發展的需求市場容扯和供給結構,深入剖析農機服務發展對農業轉型的實踐效應,進而提出進一步優化農機服務發展的政策建議,以激發農機服務對農業轉型的積極作用。
董歡 ·部門經濟 ·16.6萬字
本書以中國快速城鎮化為背景,系統總結土地再開發理論與實踐,提出產業升級是實現村鎮土地再開發的重要途徑。從理論上分析了產業優勢、資源使用、能源利用、制度安排與村鎮土地再開發之關系,強調通過產業升級、碳減排、循環經濟、制度創新等途徑優化村鎮土地利用。本書還進一步研究淘汰村鎮落后工業產能土地優化技術、碳減排土地調控技術、循環經濟型土地配置技術、新興產業土地配置技術,為推動我國村鎮土地再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黃志基 賀燦飛等 ·部門經濟 ·18.5萬字
本書圍繞航空港經濟區,利用產業經濟學和經濟地理學相關理論,通過搜集、研究國際著名航空經濟區產業發展的過程、特點,進行經驗總結,對航空港經濟區的發展機理、航空產業的選擇及發展動力機制、航空產業集聚、航空產業發展的政策與技術支持、產城融合以及民用航空業和航空運輸業等具體產業的發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結合我國航空經濟區的發展特點,研究在航空經濟區綜合開發過程中各級政府的合作機制。
郝愛民 薛賀香 ·部門經濟 ·15.3萬字
本研究綜合運用區域經濟理論、網絡組織理論、產業集群理論、風險決策理論、統計調查與分析和預警管理理論,對產業集群網絡結構風險進行跨學科研究。從集群網絡結構屬性出發,辨析產業集群網絡結構與風險的相互關系,分析產業集群網絡結構風險的成因機理與演化規律,研究產業集群網絡結構風險的預警管理機制,構建產業集群網絡結構風險的預警管理方法,設計產業集群網絡結構風險的預警指標。然后,在考查和分析浙江省產業集群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選擇兩個典型產業集群——寧波塑機和余杭家紡進行深入訪談和問卷調查,取得一手數據資料,對產業集群的網絡結構風險進行評價和Logistic回歸分析,運用ANP方法確立預警指標及其權重,作為理論研究成果的實際運用和統計檢驗。
王衛東 ·部門經濟 ·10.3萬字
本書通過對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的發展階段、功能定位、產業選擇進行理論分析,豐富了產城融合理論,并為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同時,對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產城融合發展實踐進行研究,從產城融合的要素、功能、空間三方面構建園區產城融合評價指標體系,并應用這一指標體系對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進行實證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工業園區產城融合實現模式和路徑,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對策,使本研究具有極強的實際應用價值。
毛小明 ·部門經濟 ·12.1萬字
GIS服務已經逐步成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在信息化系統中引入GIS功能的首選建設模式。全書分為兩篇,通過兩個企業GIS平臺的構建案例,詳細介紹如何利用Java、C#語言與ArcGISServer開發企業GIS的重點內容以及核心技術。第一篇以“房屋全生命周期信息平臺”案例介紹了如何在GIS環境中圍繞地理空間數據庫來實現商業智能,包括用戶需求分析、總體設計以及數據庫設計等。第二篇以“數據航母”案例的實現突出了企業Web2.0以及一些新技術在GIS中的應用,包括地圖環境下的情景分析、在線交流以及WebGL等。本書既適合政府、企業相關部門的GIS研究與開發人員以及高等院校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房地產、環境科學、資源與城鄉規劃管理、區域經濟學等專業的學生參考,也適合作為各種GIS培訓學員的學習教材與參考書。
劉光 ·部門經濟 ·13.6萬字
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從業人員的信息素質,逐步培養一支適應農村信息化發展的人才隊伍,促進我國農村信息化發展,推動“互聯網+農業”應用。主要面向村民村官,也是為廣播電視大學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而量身定制的。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農村電子政務、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遠程醫療、農村遠程教育與培訓、農業物聯網和農村信息化績效評價。通過學習本書,用戶能提高信息化的基礎知識,了解農村信息化的主要內容,掌握農村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
廖桂平 ·部門經濟 ·19.7萬字
近年來,“中國制造”的相關話題此起彼伏。本書基于垂直專業化分工,探討了中國制造業參與國際分工的基礎和條件,分析了其融入圍際分工體系的程度及在其中的位置,并從增加值角度重新審視了中國制造業的出口規模、國際競爭力以及要素收入,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國制造業總體以及分技術類別制造業行業在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體系中的地位。
張詠華 ·部門經濟 ·10.6萬字
本書通過深入調研國內節能服務市場,走訪北京、山東、上海、青海等地節能服務機構及相關政府部門,結合國內外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與分析,對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現狀和問題進行了詳細梳理,并從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節能服務公司兩個維度平行切入,采用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探討制約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主要因素,析出未來發展戰略,并給予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主體思路以及六大對策。
魏東 ·部門經濟 ·12.9萬字
本書共分5章,包括先進制造管理釋疑、典型的先進制造系統、先進制造系統的實施、先進制造系統的管理實踐和制造的未來,是對世界先進制造管理的全景式掃描,力求通過深度解碼先進制造技術和管理的演變、理念的培育、方法的運用,將世界級制造企業的成功之道呈現給讀者。
鄭力 莫莉 ·部門經濟 ·14.5萬字
寫給大眾的區塊鏈通俗讀物!《紐約時報》商業專欄記者寫給每一位商業趨勢發燒友的年度佳作,從中學生到白領都可以讀!平臺戰略、會員經濟、營銷手段、投資對象、支付方式,甚至是人們思考與協作的模式,區塊鏈的分布式浪潮,將席卷并顛覆我們所熟悉的一切。終于,有一本書能生動而全面地說清了為什么區塊鏈對于我們的未來是如此重要。它就像一次充滿啟發的旅行,書中用富有韻味和小說般引人入勝的語言,描寫了一種具有顛覆性的新經濟模型。本書深入淺出地為讀者介紹了區塊鏈這一技術的起源和發展,通過作者饒有趣味的講述和吸引人的故事性情節,讀者將一一了解到區塊鏈的工作原理,以及作為一項分布式加密技術,區塊鏈是如何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它又將怎樣去不斷鼓勵人們以更大膽的方式探索科技,并最終破壞掉由互聯網巨頭們把控的舊世界,推動構建更加平等、自由、民主的新未來。
(美)斯蒂芬·P.威廉姆斯 ·部門經濟 ·6.4萬字
本書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構建了中國工業產業政策演變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梳理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工業產業政策的演進軌跡,歸納總結了工業產業政策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同時,對我國70年工業產業政策的演進邏輯進行了解釋。其次,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分,別從政策目標和政策績效兩個視角,對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國的工業產業政策進行評價。最后,在總結70年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后工業時代的工業產業政策取向提供依據。
李媛 ·部門經濟 ·15.1萬字
湖州市自古以來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已經率先邁入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階段。本書是湖州市農辦、湖州市(湖州師范學院)農村發展研究院組織撰寫的年度發展報告(項目編號:SNF18001),今年的主題是“鄉村振興戰略選擇及實踐探索”。本書以習近平“三農”思想為指導,深入分析了湖州市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區的戰略選擇,從農業現代化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人文鄉村建設、鄉村有效治理、鄉村居民生活富裕等方面對湖州市的實踐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和探討,并收集整理了湖州市“三農”數據。本書對鄉村振興的理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對決策部門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握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點難點、思考和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曹永峰等 ·部門經濟 ·1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