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是一本介紹蘇聯衛國戰爭時期青年英雄的書。這部小說以真人真事為原型,記述了家喻戶曉的蘇聯英雄姐弟卓婭和舒拉二人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卓婭和舒拉20世紀20年代生于蘇聯的一個普通勞動人民家庭。在父母的傾心教育下,姐弟倆從孩提時代起就逐步養成許多優良品質:尊重長輩、樂于助人、學習勤奮、積極、勞動、熱愛生活、興趣廣泛等等。
(蘇聯)柳·科斯莫杰米揚斯卡婭 ·世界名著 ·15.4萬字
征服世界的成長小說!無數名人都從本書獲得過人生啟迪:拿破侖、黑格爾、尼采、馬爾克斯、卡夫卡、黑塞、毛姆、米蘭·昆德拉、卡爾維諾、托馬斯·曼……在人類共同的精神世界,《少年維特的煩惱》道出了青年人實現自我路上極致的熱情與孤獨。它引領了一場思想的變革,是首部震驚世界的德國文學經典。
(德)歌德 ·世界名著 ·7.9萬字
《動物莊園》農場里的一頭豬在提出了“人類剝削牲畜,牲畜須造反”的理論之后死去,若干天后農場里掀起了一場由豬領導的造反,原來的剝削者──農場主被趕走,牲畜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愿望,嘗到了造反成功的喜悅,農場更名為“動物莊園”,并且制定了莊園的憲法──七誡。但不久,領導造反的豬們發生了分裂,一頭豬被宣布為敵人;此后,獲取了領導權的豬擁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力和越來越多的特別待遇,逐漸脫離了其他動物,最終蛻變成為和人類完全一樣的牲畜剝削者,動物莊園的名字也被放棄。
(英)喬治·奧威爾 ·世界名著 ·8.7萬字
《賭徒》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歐之行印象下寫的作品。關于這部小說的主人公阿歷克賽,作家自己這樣寫道:“我要描寫一個率真的性格,而且是個素養頗高,但在各方面又尚未定型的人……但是主要的關鍵在于他把全部的生命、精力、狂熱和勇敢都用到輪盤賭上了。
(俄)陀思妥夫斯基 ·世界名著 ·11.1萬字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出版后引起廣泛轟動,此作品榮獲第54屆諾貝爾文學獎。老人獨自在海上捕魚,接連八十四天都沒有收獲,后來他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很大的魚,跟它搏斗了兩天兩夜,用魚槍把它刺死;但在返回的途中遇到鯊魚的襲擊,一撥又一撥的鯊魚來搶奪食物,缺乏幫手和工具的老人雖然殺了幾條鯊魚,但大魚也被其他鯊魚吃光了,等他回港時,大魚只剩下一副骨頭。
(美)厄尼斯特·海明威 ·世界名著 ·4.9萬字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一部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及長島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小說描述了出身貧寒的蓋茨比歷盡艱辛不擇手段地攫取財富,后來從一個窮光蛋變成人們心中的“了不起”的大富豪,又苦苦追求初戀時由于貧窮而失去的情人,再現了美國20世紀“爵士樂時代”的社會現實,揭示了“美國夢”的誘惑和破滅。小說文字短小精悍,結構錯落有致并以典型的場面和行動、簡潔、抒情的語言為讀者提供了一部飽含韻味、極富美感的“尤為動人的美國悲劇”。
(美)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世界名著 ·10.6萬字
《茶花女》(1848)系根據作家小仲馬的親身經歷寫成。巴黎名妓瑪格麗特為青年阿爾芒的真摯愛情所感動,毅然離開社交生活,與阿爾芒同居鄉間。阿爾芒之父責備瑪格麗特毀了兒子的前程,瑪格麗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舊業。阿爾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場合當眾羞辱她。瑪格麗特一病不起,含恨而死。阿爾芒讀了瑪格麗特的遺書,方知真相,追悔莫及。小說一出版即大獲成功,此后作者將其改編成劇本,作曲家威爾第改編的歌劇更使這部作品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作品洋溢著濃厚的抒情色彩和悲劇氣氛,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法)小仲馬 ·世界名著 ·12.2萬字
本書是莎翁經典戲劇的合集,其中包括莎士比亞早期劇作中著名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四大悲劇”中的代表作《漢姆雷特》和《李爾王》,還有他的“四大喜劇”的代表作品《仲夏夜之夢》,和《威尼斯商人》,這些兩部不僅具有很強的喜劇效果,同時還與他的其他劇作一樣富有深刻的社會諷刺意味,乃是世界戲劇創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英)莎士比亞 ·世界名著 ·19.3萬字
《格列佛游記》是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荒誕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小說以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歷為線索寫成,一共由四部分組成。
(英)斯威夫特 ·世界名著 ·18.8萬字
本書是歐洲各國中搜集、編寫很早,篇幅很長,系統性很強的一部童話集。其中不少故事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質樸、幽默、機智和勇敢。故事情節曲折,但不離奇,敘述樸素,卻不單調。有不少故事的語言富于詩意。
(德)格林兄弟 ·世界名著 ·9.4萬字
老漁夫圣地亞哥連續出海八十四天,都一無所獲,跟隨他的小孩子馬諾林也不得不去了別的漁船,但他沒有絕望。第八十五天,圣地亞哥終于釣到一條大魚,“看上去不止一千五百磅”。在被大魚拖拽著航行了兩天兩夜、經過艱難的搏斗后,他終于殺死大魚,開始返航。然而,大魚流出的鮮血陸續引來了很多鯊魚。在沒有食物、沒有幫手的情況下,圣地亞哥頑強地殺死了一條又一條鯊魚。但當他□終回到海港時,來之不易的大魚也只剩下了一副殘骸。
(美)歐內斯特·海明威 ·世界名著 ·15.1萬字
《巨人傳》通過敘述卡岡都亞和龐大固埃的出生、所受的教育及其豐功偉績,闡明人文主義的種種主張;以龐大固埃與巴汝奇等伙伴為研究婚姻難題尋找神瓶周游列國作線索,展示中世紀廣闊的社會畫面,揭露和抨擊種種社會弊端,顯示了作者無與倫比的諷刺藝術和獨具魅力的語言風格。
(法)拉伯雷 ·世界名著 ·18.4萬字
《艾瑪》這部小說是19世紀最有影響的經典小說之一,由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汀所著。小說主人公是個叫艾瑪的姑娘,天資美麗、聰慧而富有。可同時,她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熱心關注身邊的浪漫故事,卻又固執地認為自己永遠不會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張為一個孤女,導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戀愛。當那女孩以為自己愛上了地方官時,艾瑪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愛上了同一個先生。這雖與她一開始就宣布終身不嫁誓言有悖,但墜入情網的她,卻也不得不放棄天真誓言。這部作品被多次被搬上銀幕,也被多次拍成電視連續劇,在西方受到廣泛喜愛。此書稿最初發表于1815年。雖然是部愛情浪漫小說,但作者也是想通過此小說,深刻探索當時英國婦女所面臨的困境與憂慮。
(英)簡·奧斯汀 ·世界名著 ·16.5萬字
湯姆幼年喪母,由姨媽收養。聰明頑皮的湯姆受不了姨媽和學校老師的管束,常常逃學闖禍。一天深夜,他與好朋友哈克貝里·芬到墓地玩耍,無意中目睹了一起兇殺案的發生。因為害怕被兇手發現他們知道這件事,湯姆、哈克貝里帶著另一個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島上做起了“海盜”,弄得家里以為他們被淹死了,結果他們卻出現在了自己的“葬禮”上。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湯姆終于勇敢地站出來,指證了兇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動中,他與他心愛的姑娘貝姬在一個巖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饑寒交迫,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美)馬克·吐溫 ·世界名著 ·13.1萬字
《一九八四》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反烏托邦、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他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匯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奧威爾式”(Orwellian)、“奧威爾主義”(Orwellism)這樣的通用詞匯,不斷出現在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
喬治·奧威爾 ·世界名著 ·18.1萬字
本書講述了英格斯一家離開大森林,來到美國西部堪薩斯州的草原上生活的故事。本文表面上描寫了一家人的生活場景,實則反映了美國早期拓荒者的經歷與磨難。文章中,英格斯一家的生活十分艱苦,初到大草原時,一家人什么都沒有,全靠父親和母親靈巧的雙手,一點一點地將小木屋建立起來,并使生活朝著理想不斷邁進。英格斯一家始終充滿笑聲與歡樂。他們用堅強面對苦難,勇敢地尋找著自己生活的方式。作者羅蘭·英格斯·維爾德曾經說,她創作“小木屋”系列的目的是為了“把自己的童年故事講給現在的孩子聽,讓他們了解美國歷史的沿革”,是為了讓孩子們懂得“勇敢、自強、自立、真誠、助人為樂”這些品質,“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都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各種艱難困苦”。的確,她的作品讓她的這一愿望成為世世代代讀者所追求的目標,激勵著他們去克服困難,迎接未來。
(美)羅蘭·英格斯·維爾德 ·世界名著 ·8.3萬字
《綠山墻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寫兒童生活的小說,也是一本可以讓家長、老師和孩子都能從中獲得感悟的心靈讀物。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馬麗以清新流暢、生動幽默的筆觸,講述了純真善良、熱愛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二歲時被人領養,但她個性鮮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強,憑借自己的刻苦勤奮,不但得到領養人的喜愛,也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敬重和友誼。
(加)蒙哥馬利 ·世界名著 ·19.9萬字
美國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脊椎受傷,失去性能力,戰后在巴黎任記者時與英國人阿施利夫人相愛,夫人一味追求享樂,而他只能借酒澆愁。兩人和一幫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納參加斗牛節,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絕了猶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卻迷上了年僅十九歲的斗牛士羅梅羅。然而,在相處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雙方年齡實在懸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毀掉純潔青年的前程,這段戀情黯然告終。夫人最終回到了巴恩斯身邊,盡管雙方都清楚,彼此永遠也不能真正地結合在一起。
(美)海明威 ·世界名著 ·13.7萬字
小說的主要情節發生在兩個月當中。巴扎羅夫于五月底來到基爾沙諾夫的領地,于七月底就死去了。主人公們在這兩個月以前和以后所發生的事情都是以傳記的形式做為穿插和在尾聲中講述的。整個的故事情節在三個中心地點展開:基爾沙諾夫領地、奧津左娃的莊園,巴扎羅夫的家。作者在小說中敘述說,貴族子弟基爾沙諾夫1859年大學畢業后,帶著他的朋友,平民出身的醫科大學生巴扎羅夫到父親的莊園做客。巴扎羅夫是一個“虛無主義者”,不相信任何清規戒律。巴扎羅夫與巴威爾之間的沖突日益尖銳化,于是發生了一場決斗。巴扎羅夫被迫離開基爾沙諾夫莊園,回到自己雙親家里。在自己家中,他在解剖一個農民尸體時不幸感染了膿毒血癥,不久很快地死去了。
屠格涅夫 ·世界名著 ·15.3萬字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學》記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時期的生活。16歲時,阿瘳沙帶著夢想,背井離鄉,去喀山求學。艱苦的生活逼迫他不得不日夜勞碌奔波。在沙俄軍隊大雜院里,在船上,同下層勞動人民一起,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及思想者們一起,與艱苦的生活做著頑強的抗爭。他想盡一切辦法讀書,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在這所沒有圍墻的社會大學里,他經受住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最終成長的一個堅定的戰士。
(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 ·世界名著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