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著名作家浩然經典之作,首次集結“正氣篇”和“奇志篇”。“正氣篇”描寫了海南島漁民與日寇戰斗周旋保衛西沙的事跡。“奇志篇”——通過以阿寶為代表的西沙兒女,在祖國海島上抓革命、促生產、保發展,特別是在西沙自衛反擊戰的對敵斗爭中,表現了我西沙軍民積極建設美麗的西沙、勇敢捍衛祖國神圣領土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偉大精神。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表現我國保衛南海疆域進行西沙自衛反擊戰的長篇小說。
浩然 ·軍事 ·18.1萬字
本書是周潔夫的經典長篇小說,描寫了東北人民解放軍在參加了解放東北、華北的戰斗后向華南進軍的戰斗歷程,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浴血奮戰,先后多次打退了敵人的大規模進犯,取得了解放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偉大勝利,為實現全國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者以恢宏的筆觸再現了解放戰爭中光輝燦爛的一頁,展現了人民解放軍不屈不撓和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書中塑造的丁力勝、葉逢春、夏午陽、沈光祿等革命戰士,形象生動,他們身上閃耀的革命精神始終熠熠生輝,激發現代人的愛國熱情。
周潔夫 ·軍事 ·14.5萬字
本書是繼孔厥、袁靜合著《新兒女英雄傳》后,由孔厥獨立撰寫的小說續集。牛大水與楊小梅這對革命愛侶,面對國民黨反動勢力對解放區的進犯,勇敢地接受組織安排的任務,化名為牛剛和楊英,兵分兩路前往十分區。牛剛勇敢地打入國民黨反動派的內部,在地下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向外輸送情報,并伺機策反國民黨軍官;楊英則聯合黑老蔡帶領的地方武裝力量,重新奪回被侵占的“解放區”,在解放區開展如火如荼的反奸清算與土地革命運動,并對黨內部出現的錯誤傾向進行及時的撥正。在人民群眾的擁護之下,勝利的號角即將在晉中區上空吹響。
孔厥 ·軍事 ·14.4萬字
《敵后武工隊》講述了1942年,由岡村寧次指揮的八萬日寇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五·一”大掃蕩,我方軍民損失慘重,不得已將抗日工作轉入地下。在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冀中軍區九分區抽調人員,組成了一支精干的敵后武工隊,深入敵后開辟工作,打擊敵人。在一次次的正面遭遇和交火中,武工隊擊毀了敵人的炮樓、據點,破壞了敵人砍樹、繳麥的計劃……群眾對武工隊的信任和對黨的支持熱情日漸高漲,抗日思想深入民心;在叛徒的背叛、日偽軍千方百計的圍剿下,武工隊與根據地民眾通力合作,消滅了日偽頑劣,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隨著日軍正式宣布投降,判決漢奸、日軍頭目的公審大會也昭告了最后的勝利……
馮志 ·軍事 ·28.7萬字
本書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沂蒙山區。十四歲的貧農女孩冬梅不顧個人安危,從敵人嚴密封鎖的戰場上,救出了身負重傷的八路軍女戰士陳虹。冬梅和弟弟石頭、留孩以及村里地下黨巧妙掩護陳虹,機智地和敵人周旋,精心幫助陳虹治療,最終幫助陳虹養好傷,找到了上級,重新組織起抗日武裝。作品深刻而生動地展示了沂蒙山區抗日戰爭的風貌,歌頌了沂蒙山區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故事生動、曲折、感人,展現了三名少年英勇無畏的成長經歷。
邱勛 ·軍事 ·14.9萬字
《走向勝利》是周潔夫的經典長篇小說。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向解放區發動了瘋狂的進攻。小說以此為背景,以方志堅、方志興等人物的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東北人民解放軍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東北局制定的戰略方針,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浴血奮戰,先后多次打退了國民黨軍隊的大規模進犯,取得了東北解放的偉大勝利,粉碎了國民黨企圖獨霸東北的妄想,使我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為即將開始的全面大反攻和全國的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周潔夫 ·軍事 ·13.5萬字
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兩大部分,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以整個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紀實地展現了整個歷史的恢宏畫卷,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99周年!
劉干才 李奎編著 ·軍事 ·9.5萬字
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兩大部分,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以整個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紀實地展現了整個歷史的恢宏畫卷,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97周年!
劉干才 李奎編著 ·軍事 ·10.6萬字
20世紀30年代初,雙胞胎兄妹靜遠和靜河才七歲多一點,從小接受到媽媽的思想,胸懷大志。那時土匪猖獗,橫行鄉里,國民黨反動派不斷實行對紅軍的大圍剿,大屠殺。靜遠和靜河的父母在與敵人的激戰中先后壯烈犧牲。逃亂中,靜遠失蹤,而靜河被帶到日本,成長為冷血殺手。知道身世的靜河與日軍和國民黨反動派展開大決戰……
華業人 ·軍事 ·30.9萬字
本書講述的是抗戰時期的天津形勢幾多險惡,年輕的地下黨員劉海濤工作、斡旋在一個漢奸雜志社里。看他如何以頑強意志、聰明智慧和艱苦卓絕的不懈努力,把這家雜志社變為了地下交通站,在敵人眼皮底下演出了一幕幕讓人叫絕的抗日活劇。
巖波 ·軍事 ·28.8萬字
強軍夢是中國夢重要的組成部分,強軍是維護好國家主權、人民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強力量保證。本書緊扣當下的軍事改革、重塑新型人民軍隊大背景,生動講述了以賀天高為代表的“四有”軍人在軍事改革進程中,積極訓練,敢于擔當,勇于犧牲,最終在戰區陸軍組織的一場從未有過的實戰演習中以少勝多,并成功粉碎境外暴恐勢力企圖破壞我軍演習的陰謀的故事。通過對賀天高等英雄群像的塑造,展示了當代中國軍人的風采——擔當是能打仗,使命是打勝仗。
楊文森 ·軍事 ·25.4萬字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伊始,基建工程兵部隊奉命開進特區承擔建設任務。其中一支五千人的先遣團進入特區后,發揚人民軍隊優良傳統,奮力拼搏,勇于奉獻,大膽創新,他們疏通河道,建設城市,屢創佳績,為深圳經濟特區的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為適應改革開放的大潮,這支部隊撤銷轉企后,積極應對挑戰,經歷迷茫和困境后成功轉型。小說描寫了這群軍人在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成長中的戰斗歷程、多姿多采的生活,以及脫下軍裝后不同人物的命運及他們在融入這座城市后對理想的堅守,展示了新時代軍人的新風貌。
樊希安 ·軍事 ·34.9萬字
年輕的男孩來到首都巴格達。大學生活剛剛開始,美軍的炮火卻驟然降臨。他被迫離開曾經繁華的都市和一見傾心的姑娘,返回沙漠深處的貧窮村落。然而戰爭緊追不舍,美軍在深夜突襲這純樸的村落,為了搜捕恐怖分子,在驚慌的家人面前殺害并羞辱了他的父親。當尊嚴也散落一地的時候,年輕人只身離開家鄉前往巴格達,尋求終極報復。雅斯米納·卡黛哈在小說中,以熱忱而悲憫的筆調還原了劇烈變化中的伊拉克社會,并借主角的經歷表明,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人性之美仍能戰勝主義,主宰世界的不會是仇恨,而是愛與希望。
(阿爾及利亞)雅斯米納·卡黛哈 ·軍事 ·13.7萬字
本書以解放前夜,南平鐵路工人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殊死搏斗的故事為背景,再現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鐵路工人的生活和命運。
劉惠強 ·軍事 ·17.6萬字
1943年11月常德會戰期間,以八千虎賁勇士死守常德城的57師派出師部作戰參謀凌觀海組建一支十人特戰小隊奔赴前線拒敵。這支僅有十人的小隊中有足智多謀的指揮官凌觀海;有剛猛暴烈的格斗大師張揚;有不茍言笑,令敵軍為之膽寒的神槍手趙鵬舉;也有不受重用的土木工程專家工兵班長谷利——這些形形色色,來自天南地北的戰士被牢牢整合在一起。在這場苦戰65個晝夜的常德保衛戰中,這支特戰小分隊身負重任、轉戰四方,成為日軍聞風喪膽的“眼鏡蛇”,為常德保衛戰的勝利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是黑暗之中射向敵人咽喉的利箭,他們是悄無聲息扎向日軍心臟的淬毒匕首,他們是射向日軍要害的子彈!
徐晨達 ·軍事 ·51.1萬字
青年保羅·博伊默爾、鉗工加登、始終隨身帶著課本的米勒、頭腦最清醒的下士克羅普、挖煤工海爾·維斯胡斯、農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勞斯·卡欽斯基們,經過十周的軍事訓練后,被送往前線。1918年,這個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線陣亡。而軍隊指揮部戰報上的記錄僅有一句:西線無戰事。
(德)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 ·軍事 ·10.9萬字
夢醒1938,黑暗年代開始的地方。戰爭,生存,投奔誰,遇到誰,離開誰,失去誰,我欲歸,歸處狼煙四起,我欲留,此地戰火紛飛,輾轉經年,忽然發現,在這個年代,最安全的地方,不是北極,而是在你身邊。父親,我記著我是偉大軍隊偉大國家的普通一兵,世界在我們面前將會屏住呼吸,我們已經準備好決一死戰,戰爭的正義性,在于德國要獲得生存的空間,為此,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將把整個世界,化為灰燼。
瘋丟子 ·軍事 ·44.1萬字
本書記述了主人公陳亮和他的戰友們,在人民解放軍這座大熔爐里,自覺鍛煉成長、成才的故事。記述了在艱苦的環境里,在復雜的形勢下,他們自覺接受黨的教育、傳統熏陶,勵志鑄魂、脫胎換骨,從學生成長為戰士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他們用汗水澆灌青春,在戰備值勤、抗洪救災、生產自救等艱苦活動中,表現出的憂國愛民的家國情懷以及軍民、戰友深情,并用滿腔熱血鑄起鋼鐵般的意志、作風和品格,為自己的無悔人生洗禮、加冕!
陳錫儀 ·軍事 ·17.4萬字
這部精妙的作品具有《老人與海》和《敦刻爾克》的氣質,呈現了真實的海上戰爭的場景。故事發生在1942年美國宣布加入二戰之后,講述了美國海軍指揮官克勞斯受盟軍政府委托,帶領四艘艦艇護送一支運輸船隊橫渡大西洋時,與德國納粹政府派出的U型潛艇群斗智斗勇、浴血奮戰三天三夜的故事。盡管克勞斯是一位履職多年的海軍高級軍官,但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實戰,經驗還不如其他艦船上那些年輕的軍官多。面對德國潛艇的圍剿,他將如何應對,帶領船隊突出重圍?
(英)C.S.佛瑞斯特 ·軍事 ·14.9萬字
《西征記》是一部正面描寫滇西抗戰的長篇小說,故事緊接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東藏記》,西南聯大的莘莘學子在民族危亡時刻投筆從戎,走上戰場,把鮮血和生命灑在祖國西南的土地上。小說鋪展了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描寫了戰爭狀態下愛國青年學生豐富敏感的思想狀態,刻畫了澹臺瑋、孟靈己等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民族、正義、革命、愛情的獨特感受,給讀者帶來與其他抗戰題材文學作品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
宗璞 ·軍事 ·2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