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邊界》講述了在改革開放初期錯綜復雜的時代大環境里,一群年輕軍人無悔的奉獻、選擇、追求。他們的青春與熱血、奮斗與拼搏、苦難與堅持,貫串故事始終,從”命運突變”到“小露崢嶸”;從執行重大任務,到“亂云飛渡”的從容,每一次驚心動魄的歷險,每一次機智的化險為夷;從初露頭角、錘煉磨礪,到最終成長為共和國英武強大的軍人,無不彰顯滾滾向前的時代洪流下一代軍人們火熱的奮斗與追求,無不展示時代軍人的颯爽風貌。
路茜 ·軍事 ·22.6萬字
一封電報中斷了連長邱夢山與岳天嵐的新婚蜜月,部隊要赴前線參戰。被同時停止休假召回的還有跟他長得像孿生兄弟的班長石井生。邱夢山與石井生情同手足,一次突圍時,緊急中穿錯縫有名字的軍裝,石井生為掩護傷員撤退而犧牲,邱夢山負重傷昏迷被俘。身份錯換,“邱夢山”成了烈士,“石井生”淪為戰俘。幾年后,交換戰俘回國,已是“石井生”的邱夢山回到原部隊,通過審查,被恢復黨籍軍籍,確認提干。岳夢山無法和妻兒相認,岳天嵐也直覺“石井生”就是邱夢山,兩個人同時忍受著情感的煎熬和折磨。邱夢山只能眼睜睜看著岳天嵐另嫁他人。部隊精簡整編,邱夢山感覺理想無法實現,主動申請轉業,社會某些人對“戰俘”的世俗偏見,讓他受到不公正待遇,邱夢山只得辭去公職到特區重闖人生。在特區無論他求職、打工、當保安,世俗偏見始終像毒蛇一樣纏著他,最后在搶救下水道中毒人員時不幸犧牲。岳天嵐婚姻破裂后醒悟,趕來尋找邱夢山時,這位昔日的英雄連長只留給她一封信,求她幫助他和石井生恢復真實身份。
黃國榮 ·軍事 ·33.9萬字
《歷史的天空》以抗日戰爭為主要背景,刻畫了梁必達、陳墨涵、朱預道等抗日軍人形象,展示了一幀雄闊壯烈的民族戰爭畫卷。鄉村青年梁必達等人因逃避日軍追殺到凹凸山投奔國民黨軍,陰差陽錯闖進了八路軍的根據地,從此就走向了戰爭和政治,他逐步顯示了優秀的品質和卓越的智慧,由一個不自覺的鄉村好漢成長為一名足智多謀的指揮員,最終修煉成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和斗爭藝術的高級將領。徐貴祥的抗戰作品被稱為“新抗戰小說”,其故事主要發生在敵后根據地復雜的斗爭環境中,小說中的戰爭英雄們有八路軍,也有國民黨的友軍,還有參加當地游擊隊的普通群眾。復雜的抗戰環境中,這些人物充滿了人生智慧和戰爭智慧,這些因素構成了小說的基本特色。
徐貴祥 ·軍事 ·38.2萬字
《農事詩》描寫了一九四〇年春法軍大潰敗中士兵及人民悲慘的境況,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期間一個貴族家庭發生的悲劇,以及一個年輕的美國人在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內戰時參加巴塞羅那爭奪戰的感受。戰爭和革命密切交織的題材,使小說富有濃郁的史詩色彩。小說采用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長詩《農事詩》為名,因為小說主人公不論是在大革命的驚濤駭浪中或南北征戰的炮火震天、硝煙彌漫中,念念不忘家園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農事,同時也寓寄維吉爾詩中蘊涵的哲理;世事紛紜,復雜多變,只有四季恒常更迭,有秩有序,人也僅能在田園耕作中享受樂趣,在大自然中獲得安寧與慰藉。
(法)克勞德·西蒙 ·軍事 ·25.1萬字
本書作為一部中篇小說集,作者以其豐富的閱歷與經驗對各個階層軍人進行分類觀察和研究,小說把筆觸伸向野戰部隊,伸向上至將軍下到普通士兵這樣一個龐大的人群,以輕松、隨意而且常常帶有戲謔、幽默、嘲弄的筆調描寫一些時代的命題,展現了一個作為有著數十年軍齡軍人,在參與我軍新時期充滿希望而又步履艱難的現代化、正規化進程中的全部心靈體驗。
柳建偉 ·軍事 ·23萬字
1949年冬天,國民政府國防部新編第一軍政治部少將主任、中統特務李涵章,在倉皇逃離重慶的途中,因故沒能趕上去臺灣的最后一趟航班。因為長期身居中統局本部和國民黨重慶黨部,具體參與了大西南“反共救國”活動的策劃和軍隊組建,掌握有太多機密,國民黨不容許他脫離組織孤身留在大陸;因為他曾經參與指揮毆打李公樸、恐嚇周恩來、搗毀《新華日報》社,提供“清匪”名單等反共活動,共產黨軍警高層將其重點列入《四川匪特調查》通緝名單,意欲將他逮捕歸案。看起來,這個新中國成立后仍流竄在大陸的國民黨少將特務,危機四伏,只有死路一條。然而,生存是人的本能。憑借其優秀的專業素質,李涵章孤身一人在人民政府公安干警、“反共救國軍”殘部、以及偽裝投誠的國民黨特務之間,展開了長達6年、輾轉西南數千里的“逃亡之戰”……
何曉 ·軍事 ·28.5萬字
這是一部軍事歷史類的紀實作品。本書以作者首次在日本搜集到的四百多張日方照片和地圖為線索,通過對這些照片中的歷史信息進行中日史料對照分析和考證,揭示了東北正規軍、東北抗日義勇軍和東北抗日聯軍在東北地區于1931年至1945年那段艱苦不屈的抵抗經過,披露了1931年至1945年之間,發生在中國戰場上鮮為人知的重要人物與事件,包括中國、蘇聯、朝鮮等軍事力量,還揭秘了當時東北秘密戰線上圍繞東北的博弈與較量,如蘇聯、日本、英國、中國間諜,土肥原、川島芳子等等。首次獨家解密事例:(1)針對溥儀在東京的暗殺計劃流產始末;(2)“滿洲開拓團之父”東宮鐵男大佐死亡之謎;(3)武田毅雄為虛構的諜王;(4)電視劇《智者無敵》和《懸崖》主人公原型分析;(5)考證戰斗在日本本土的中國特工組織“中華救國團”。
薩蘇 ·軍事 ·25.1萬字
《將軍吟》圍繞空軍某兵團司令員遭受迫害的經歷,通過對三個將軍不同命運的描述,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極其復雜的、尖銳的矛盾斗爭,表達了人民的愿望。全書筆鋒銳利,力透紙背。作者以飽滿的政治激情,塑造了老一代革命者彭其堅持革命原則、與錯誤路線作斗爭的英雄形象;也刻畫了趙大明、陳小炮、彭湘湘等在斗爭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形象。作品故事引人,富有生活氣息,語言清新。本書榮獲屆茅盾文學獎。
莫應豐 ·軍事 ·37.9萬字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根據酒鋼建設需要,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第二支隊(師)第十一大隊(團)十一中隊(連)指戰員在大部隊撤離后,繼續堅持奮斗在鏡鐵山礦,在遠離指揮機關數千里的艱苦環境中孤軍作戰,直到八年后才撤離鏡鐵山礦區。本書以上述真實事實為背景,藝術地再現了這個中隊遠離大部隊孤軍奮戰的歷程,敘述了在團工作組協助下,指戰員們發揚人民軍隊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精神,圓滿完成艱巨施工任務,創造出輝煌業績的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
樊希安 ·軍事 ·28.4萬字
這是一部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描寫主人公由農民子弟入伍參軍后成長為優秀的解放軍干部的奮斗故事。50年代中期的新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主人公“我”就出生在這個年代,出生在一個叫“滕小國”的偏僻農村。父母質樸剛強,給予年少的“我”堅毅正派的成長教育,使“我”參軍后能經受艱苦的部隊生活的錘煉,在各種挫折面前百折不撓,最終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解放軍干部。小說語言質樸,無論是農村生活還是部隊生活,都寫得“沾泥土帶露水”,非常接地氣。全書洋溢著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對于今天的青少年成長有激勵作用,對于七八十年代部隊生活的描寫,也有積極、正面的意義。
嘉軍 ·軍事 ·26.9萬字
小說以主人公帥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經歷為主要情節,淋漓盡致地描述了奧匈帝國的軍官、警察、神甫昏庸無能、愚蠢透頂的丑態,深刻揭露了奧匈帝國統治者的兇惡專橫及軍隊的腐敗墮落。作品以生動的筆觸塑造出一個憨厚老實又十分幽默的、招人喜愛的好兵帥克形象,在他的身上生動地表現了捷克人民的智慧及其對異族統治者的不滿和自發的斗爭。
(捷克)雅·哈謝克 ·軍事 ·45.1萬字
每一次行動都是絕密的,每一名成員都要經過極為嚴格的篩選和考驗:因為,他們要時刻面對著罪惡勢力的黑色旋渦,層出不窮的詭計陷阱,數以億計的美元,以及隨時可能讓人血肉橫飛的子彈。
何楚舞 ·軍事 ·23.1萬字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伊始,基建工程兵部隊奉命開進特區承擔建設任務。其中一支五千人的先遣團進入特區后,發揚人民軍隊優良傳統,奮力拼搏,勇于奉獻,大膽創新,他們疏通河道,建設城市,屢創佳績,為深圳經濟特區的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為適應改革開放的大潮,這支部隊撤銷轉企后,積極應對挑戰,經歷迷茫和困境后成功轉型。小說描寫了這群軍人在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成長中的戰斗歷程、多姿多采的生活,以及脫下軍裝后不同人物的命運及他們在融入這座城市后對理想的堅守,展示了新時代軍人的新風貌。
樊希安 ·軍事 ·34.9萬字
本書是張恨水“抗戰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講述1943年秋,日軍為掠奪戰略物資和牽制中國軍隊反攻滇緬,在華北方面出動了大量兵力,進逼常德。代號“虎賁”的國民黨74軍57師誓死保衛常德,8000勇士“以一敵八”,與日寇浴血巷戰,堅守16晝夜,死傷殆盡。全師上至師長下至普通士兵,同仇敵愾,將生死置之度外,涌現出了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從外圍作戰到逐節瓦解敵人的攻勢,全師官兵懷必死之心,讓日寇每前進一步都付出血的代價。此戰悲壯慘烈,日軍戰后以“凄絕”形容,承認中國軍隊的抵抗“堪為保衛上海戰役后最激烈之一次”。張恨水先生赤膽豪情,寫成這部“為57師陣亡將士請命之作”,完全以真實史料和戰爭親歷者口述為基礎創作,書中從師長到火夫全是真名實事,時間地點等與戰史完全吻合。
張恨水 ·軍事 ·29.3萬字
可可西里的黑手黨家族,操控總統競選的財閥,明爭暗斗的各國情報機關,國際傭兵公司衍生為超級大國在資源侵略中最新的國家機器……兩名中國軍人籠罩在各種錯綜復雜的陰謀中,陷入迷惘和誘惑的沼澤。陶野應該在時間的麻痹中沉淪,還是銘記軍人的榮譽?歐陽鐸是叛徒還是臥底?或者在牙疵必報的環境中一次次以血還血!兄弟,假如死亡明天來臨,讓我帶你回家!
何楚舞 ·軍事 ·22.6萬字
我國北部最大的原始森林——大興安嶺地區居住著最后的游獵民族。珍奇的動植物和鄂溫克的神秘傳說,吸引著《國家探險》雜志的兩名記者尋找失落的文明。他們遭遇了似乎永遠沒有邊界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遭遇了在叢林中生存了上萬年的珍稀野生動植物,還結識了一群無比忠誠的森林守護者——武裝森林警察……
何楚舞 ·軍事 ·21.8萬字
小說以革命干部于而尤重返故鄉石湖的三天兩夜經歷,回溯、對照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后長達40年的斗爭生活,表現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題。主人公于而龍抗日時期是石湖游擊隊的隊長,解放后是某大型軍工動力廠廠長兼黨委書記,他重返故鄉是要為他的亡妻、游擊隊指導員蘆花40年前不明的死因揭謎,找出打黑槍的兇手。于而龍和蘆花當年都是石湖貧苦的漁民,為了還高門樓王家的債,于而龍喝了藥酒到冰湖中捉鯉魚險些喪命。他們在黨的指引下毅然舉起了革命的火把,與高門樓王家斗,與日寇、湖匪斗,像膠龍和旋風出生入死戰斗不息……
李國文 ·軍事 ·49.7萬字
《第二個太陽》描寫我兵團渡江南下解放武漢和進軍湖南的輝煌勝利,歌頌了新中國這第二個太陽的誕生。我兵團副司令秦震在南下的列車上接到周恩來副主席的電報,要他打聽地下工作者白潔的下落,這使他內心激動,白潔是他的女兒,是師長陳文洪的戀人。秦震立即與陳文洪和師政委梁曙光研究,決心粉碎白崇禧的“華中局部反攻計劃”,解救白潔和群眾。這時白崇禧正從廣州飛抵武漢,布置炸毀火車頭和許多要害部位。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幾位鐵路工人,冒著危險把火車頭開走。解放軍也多處突破天險,正面向武漢進攻。梁天柱開了一輛機車把解放軍送進武漢。陳文洪立即率部向監獄進發,結果白潔已被敵人提前綁架走了,獄中的難友訴說著她的英勇斗爭事跡……
劉白羽 ·軍事 ·25.4萬字
長篇小說《香爐山》,是周建新長篇小說《錦西衛》的姊妹篇。小說書寫抗日戰爭時期的東北大地,講述遼西父老頑強生長、熱血衛國的動人故事。這里有蒼茫的歷史歌哭,也有牽腸掛肚,也有悲憫柔情。這里保衛的不僅僅是土地、生靈,還有文化、血脈,這里的英雄也不僅限于戰士,還有家鄉父老、各色人物。他們高唱著《長城謠》,凝聚著“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這群慷慨衛國的人們,帶著如東北大地一般的厚重與廣博,鑄就了一段歷史傳奇。
周建新 ·軍事 ·2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