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編 高質量的教育

高質量的教育,就是教育體系完備、協調,教育要素水平高,學生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

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教育水平高低主要從教育體系完備程度和教育要素水平高低來考察,就好比教育的“流水線”。教育效果優劣主要從培養對象是否全面發展、是否適應社會需要來衡量,就好比教育的“產品”。高質量的教育,包括教育體系的高質量和培養對象的高質量。

(一)教育體系的高質量

健全、協調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校外培訓機構等各類教育。學前教育布局好城鄉學校,完善覆蓋城鄉、就近入學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義務教育布局好城鄉學校,鄉鎮建立中心小學、寄宿制初中,健全鄉村小規模學校。高中學校基本進城,30萬人口設置一所。每個縣區設立一所職業中學、特殊教育學校和特殊教育資源康復中心。把校外培訓機構、民辦學校納入區域學校布局規劃。

提高校舍、設施、設備、校長、教師、課程等教育要素水平。實施“千校達標”工程、城區學校建設工程等,讓區域內每所學校都達到標準。實施“薄弱學校改造”、鄉村學校生活設施提升等工程,提高學校的設施設備水平。實施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提升千名校長、打造教育強市”工程等,培養一支校長“鐵軍”。實施“千名碩士教師計劃”“萬名教師提升計劃”等,從理想信念、師德素養、業務能力、精神狀態等多方面提升教師素養。另外,要完善教育科研體系、教育服務體系。教育服務體系主要包括服務教育教學的教育科研、第三方評估、監督檢測服務等,教育管理體系主要是指導教育發展的教育行政部門及與教育工作相關的人事、編制、財政、規劃等部門。

(二)培養對象的高質量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

“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是兩個維度。“人的全面發展”基于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社會進步必然要求人要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才能推動社會進步。“適應社會需要”,一方面不同國家、不同社會或國家發展的不同階段,對人素質的需要不同;另一方面,人只有不斷地全面發展了,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

培養對象的高質量,首先要求教育體系的高質量,把“流水線”打造好;其次,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學校辦“寬”辦“厚”,從德育、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體育、藝術教育、信息科技、社會實踐等方面,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淳安县| 融水| 清河县| 曲水县| 霞浦县| 金川县| 嘉定区| 遂溪县| 嘉兴市| 永川市| 鹿泉市| 偃师市| 陕西省| 平定县| 博罗县| 元朗区| 南丰县| 桂东县| 深水埗区| 湖州市| 德化县| 慈溪市| 九江市| 天等县| 新晃| 临洮县| 方城县| 准格尔旗| 宁夏| 修文县| 商都县| 沧源| 庆城县| 孟州市| 浠水县| 通渭县| 开平市| 岳池县| 陵川县| 土默特右旗|